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灾区巨变 > 灾区新闻 >
四川通信业书写“两个第一” (2011-04-29)

    【来源:四川日报】救灾抢通速度第一 恢复重建速度第一 ,三年来,四川通信行业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书写了两个第一”——救灾抢通速度第一,恢复重建速度第一。 截至2010年底,通信行业累计完成恢复重建投资182.8亿元,为规划总投资的100.2%;在各类基础设施中率先全面完成重建投资。累计开工建设项目7294个,完工6558个,建成固定交换机容量110万线,移动交换机核心网容量1353万户,移动通信基站 8790个,传输光缆62416皮长公里,业务用房18万平方米。
    灾区电话用户规模、通信网络技术水平、安全性均超过震前水平。两个第一的背后,是超常规的用心,超常规的用力
    1、紧急抢修
    信息孤岛百天内恢复正常,恢复通信,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急务!8个重灾县及108个乡镇通信全部中断。受损移动通信基站10010个,大、小灵通基站11729个,通信局所3092个,倒断通信电杆8.1万多根,通信光缆线路损毁17024皮长公里。直接经济损失60.2亿元。
    紧急抢修通信,让所有的孤岛与外界联系上!抢修队伍第一时间进到8个重灾县城。路断了,电停了,坐着冲锋舟挺进。 向乡镇挺进。为了让信息延伸到更远,他们没有选择,只有向前。紧随救援部队,向行政村挺进。翻越高山,趟过河流,战胜难以想象的艰苦。
    不惜代价,不顾余震,肩挑手扛。震后第2天,震中映秀打出第一个电话;第4天,抢通了县城通信;第10天,抢通了重灾县108个乡镇通信。震后100天,所有受灾县和乡镇、行政村恢复公众通信,受灾群众安置点全部实现公众通信覆盖,灾区公众通信网络的电话用户、网络接通率、服务水平恢复到震前水平。通信行业成为地震后所有瘫痪系统中第一个抢通,也是第一个实现系统全面恢复的行业。
    2、确保通信
    建了被毁,毁了又建 。灾区基站和光缆往往是建了被毁,毁了又建。山体滚动的石头无数次将刚布放好的光缆砸断,仅汉旺-清平光缆线路,前后就换了超过20根光缆。重建是抢通和恢复交织进行。重建,要以更高的起点和标准,为灾区人民打造一个安全性更强、覆盖面更广、承载量更大的通信网络。 震中映秀镇,移动通信网络新生,新增3个基站,与地震之前相比,设计更加科学,信号覆盖范围更广,容量更大。 北川新城,铺设了安昌、江油、平武和绵阳东、西、南、北4个方向的迂回光缆,如果一条光缆因灾中断,另3条仍可运行。 德阳,以新技术建容灾备份中心,并推广到全省,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在重灾区推广自主研发的绿色环保基站,基站采用节能减排窗、智能通风系统、载频节电软件等技术,节电30%左右。目前,地震灾区网络运行情况良好,网络接通率、掉话率、覆盖率和语音质量均已恢复或超过灾前水平。
    200958,全国首个抗震型超级基站在都江堰市李冰幸福中学开通。该基站可9度抗震、采用光纤加卫星双路由和双电源备份,并自动启动应急通信装置,真正成为永不消失的电波
    20091222,四川移动与成都市政府合作建设的成都市应急指挥调度无线通信网全面启用。我省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再添通信保障利器。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大力开展光缆环网建设,干线层已形成准网状结构,市州具备3条及以上物理出口路由,重灾县区均具备2条及以上物理出口路由。网络抗灾容灾能力大大提高。
    受灾地区的网络重建基本采用光缆接入方式,保证用户高带宽接入,为下一步各行业的信息化推进提供了网络保障。灾区乡镇宽带通达率已达99.4%,较灾前提升5%;无线网络的覆盖能力提升20%,县城等主要业务区实现了全覆盖,3G无线高速接入技术也达到了广泛应用。
    3、提升服务
    “村通工程圆满完成
    20101026,甘孜州丹巴县巴底乡邛山二村第一次响起了悦耳的手机铃声。这个四川最后一个未通电话的行政村开通了移动基站,村民通过电话与外界沟通的梦想终于实现。这也标志着四川村村通电话工程圆满完成。
    甘孜是全国村通工程最难的地区之一。村通工程要开展的地方,18.8%未通路,19.69%不通电,手抬肩扛搬运建站设备距离最长达12公里。
    在农村,四川移动推出 农信机农政通四川农村经济信息网等一系列信息化产品;在城市,移动的无线城市和电信的智慧城市都在发力。
    中国电信实施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并率先在天府新区打造具有我省特色的 智慧城市样板。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设,对我省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将有助于我省创造西部大开发新一轮发展优势。
    四川移动无线城市在成都已全面铺开。一张小票能查出猪肉的来源、流经渠道及检验情况……四川移动协助政府,将食品安全溯源平台向各种无线监管终端、消费者手机等移动终端延伸。价信通、路灯监控和水文监控等物联网应用,帮助相关部门实时掌控价格、水文等数据。目前,已经在都江堰、彭州等地协助政府实施了水文监控,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水位变化。
    4、产业升级
    构建信息服务业高地
    20095月,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中国电信与省政府签署了 《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09518,中国移动与四川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个协议目标一致:支持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和信息服务业发展。
    20091118,投资3.5亿元、占地面积约20亩、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多媒体呼叫中心投入使用。多媒体呼叫中心是通信产业转型的代表业务,也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成都中心则是中国最大的集中式呼叫中心,它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成都打造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成都西郊外,一个庞大的新兴无线音乐产业悄然崛起。唱遍全国,5亿人在听来自成都的歌声!通过打造无线音乐基地,带动了全球5大顶尖唱片公司及内容合作伙伴入川,为我省数字化建设成果和独特的四川文化提供了全新的展示舞台。
    2011119,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正式启用。这是中国电信在西部最大的数据灾备中心和全国第一家 国家级数据安全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前沿信息技术都将此作为大本营。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拥有国际接口,使成都成为既北上广之后第四个拥有国际接口的城市。
    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已成为国家西部信息灾备基地、西部金融后援基地、政务信息服务中心、移动互联网服务中心,成为西部通信枢纽中心和流量汇聚中心,成为国内领先的和面向全球的外包服务基地。
    精彩点击
    高铁飞驰信号满格
    2010512成灌高铁正式开通运营。44根银白色的移动信号塔如跳跃的音符,伫立在高铁两旁,为乘客通信通畅保驾护航。
    通信信号如何才能在高速运行的列车中保持流畅呢?四川移动决定,投资1928万元,在高铁沿线建移动通信专项覆盖网络系统。
    项目20093月立项。专项覆盖选址制约性大,站点位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由于市政规划与公司立项不同步,这又加大了施工实施的难度。四川移动采取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优先安排、先建设流程后补的机制,保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第一时间投产;项目组全体员工,以非常“6+1”的工作状态全身心投入战斗。
    四川移动第一次大面积采用了射频光纤拉远解决方案,在高铁沿线修建3处基础基站,每2-3公里设置覆盖点(站点),通过基站远端光缆传输信号,近端覆盖点接收并转换,以此保持高铁车厢内信号连续覆盖。沿线设备采用新型材料,可大大减少机房与蓄电池使用率,综合节能约30%-50%。站点支撑物均按美化灯塔形状修建,不但减少占地面积,而且与沿途优美的田园风光相得益彰。值得一提的是,灯塔上配置了1000瓦的LED照明灯,可在夜晚为高铁沿线带来光明。
    不仅如此,四川移动以高铁沿线民用通信建设为载体,将我省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引向深入。在成灌高铁沿线,与其他电信运营商共建27处站点,节约投资2700万元。
    大事记
    2008516 8个重灾县县城救灾指挥通信和应急指挥通信抢通,恢复与外界的公众通信能力。
    2008522 8个重灾县108个中断公众通信的乡镇全部抢通。
    2008830 地震灾区所有乡镇、行政村恢复公众通信,灾区电话用户、网络接通率、服务水平恢复到震前水平。
    20081119 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通信恢复重建专项规划》。
    2009518 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中国联通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大电信集团公司在五年内将投入1000亿元支持四川灾后重建和信息服务业发展。
    2009518 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开工,总投资6.1亿元,将成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中国西部最大的数据灾备中心、信息安全中心、电话呼叫中心基地。
    20101026 四川移动在全省最后一个未通电话行政村——甘孜州丹巴县邛山二村的G网基站顺利开通,村通工程圆满完成。
    201147 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签署共建四川省无线城市群战略合作协议。
    2011412 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再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推四川智慧城市建设和十    二五信息化。
    记者手记
    什么成就第一
    为什么通信业能够成为救灾抢通速度第一,恢复重建速度第一的行业?
    因为这个行业每个个体的大情怀、大付出、大境界。
    灾后恢复重建三年来,无论是在紧急处理突发事件的关头,还是在生产自救的山区厂矿内,抑或是在安置点的板房;无论是在地下穿行的地铁,还是在震后重新开放的九环线上;无论是在飞驰的成灌高铁,还是在都汶路上,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通信人奔忙操劳的身影。
    年仅36岁的中国移动员工刘建秋没能走过自己的本命年,在理县抢修时被飞石击中……
在阿坝,公路抢通到哪里,信号就覆盖到哪里。
在青川,用竹筏运,用人力搬,硬是将千斤重的设备扛上山,四川移动人在悬崖峭壁间、湍急河流之上架起了“Z”形的空中通信走廊
 ……
    正是他们辛劳的付出,将通信信号送达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深度覆盖。

 


版权所有:四川依然美丽大型公益活动组委会
E-mail:138912111@qq.com
郑重声明:“四川依然美丽”、“熊猫奖”、“熊猫奖”奖杯均为注册商标,侵权必究。